創業

創業是認識自己的過程,「裝」不會加分

在咖啡廳裡,開咖啡廳的朋友很認真的對我訴說,創業有多辛苦、她創業有多認真,但下一個問題,她在問我,有沒有認識朋友,可以做營運顧問的,她好累,想要把餐廳交給人打理。我心裡不禁納悶,你是真的想創業?還是只是享受「創業者」這個身份?

兩者有極大的不同,要能區分,才能掂量自己的身份跟位置,做最正確的選擇。

這幾年,強調女性獨立自主,自己有個小品牌這件事成為一種「時尚」。這沒什麼不好,但切記,「創業者」身份代表一種心態上的嚴肅以對、對事情負責到底的態度,不然「我正在創業」只是衣領上的珍珠、脖子上的鑽石,前提也要你的底子夠厚,撐得起這所費不貲的裝飾品。

弔詭的是,真正的有錢人,如果要創業,絕對是玩真的,反而多數把創業當珠飾品的創業者是期待被當名媛的小資女。前陣子,認識一個東方飾品設計師,她在思考她的品牌定位要走高端還是中端,還是走大眾路線?

這個問題,我腦袋想的,是哪種營運方式、價格帶比較能賺錢?她想的是,怎樣有更精緻的朋友群?你看,真的創業想的是營運面嗎?但很多人的創業想的是「被崇拜」這件事。

這幾年對「創業」和「自己」的認知。

首先,創業者的頭上沒有自動生天使光環,你是創業者這件事不會對你的人設加分。創業是完成手上每一件小事,一步一腳印的打怪,讀書都得從小學開始,創業不可能一步到位——基本上,要升級是很難的事,常常在重修。

我算連續創業者,這幾年我對創業的認識跟過去有著截然不同的差異。如果創業是為了賺大錢,那當個好員工可能更快達到賺錢的目標。創業不需要多遠大的起心動念,有時候只是一個很簡單的點,但這個點足以吸引人家認同你這就夠了。

比如,我想讓大家都喜歡我煮的菜、我想要賣一杯好咖啡、我想開一個全世界最美的花店、我想設計一個全世界最美的瑜珈褲。對,就是這麼簡單。重點在於,你能清楚的講出你為何想創業?具體行動是什麼?然後就去做。

所謂的去做,在新創階段就是自己身體力行實踐,感受因為做這件事的點點滴滴的收穫,是真切的感受。比如,創業你會面對缺錢、缺人、缺業績,時間不夠、消費者怎麼接受、夥伴的管理、如果妳是妻子、媽媽,那還有多一個議題是如何兼顧家庭、事業,如果對創意動機的信念不夠強大,那真的無法度過創業過程那些困難的點滴,因為,你會非常的痛並快樂著。

創業需要一個願景,可惜的是這個願景藏在創業者的心中,旁人不一定理解,這是我這些年來覺得創業最孤獨跟寂寞的點。創業是一個有夢想的人開始了一個行動,在過程中邊走邊行,找到一群認同理念的人並肩前行,但到底要怎麼做,這件事沒那麼容易三言兩語就能描繪。

每個人都想做品牌,覺得做品牌才能賺錢,但品牌的意涵是精神層面落實到現實層面的過程,要花時間堆疊,做品牌的人需要耐得住寂寞,一年就想成功的,那你可能要上輩子拯救全宇宙才可能。

創業是自己跟自己對話的過程。

面對最真實的自己,是最殘忍跟困難的。

很多年前,當我還在大陸工作時,我跟我那時的老闆說,我就是想當老闆,他告訴我,創業每天都是面對自己的不足處,而面對自己的不足處是很殘忍的。哪怕你是優秀的經理人,創業時你不會就是不會,甚至,你會覺得自己是笨蛋,怎麼很簡單的一件事也做不好。

認識自己是一個過程,需要時間醞釀,於我,我做了一些事幫助我這些年越來越了解自己。首先,幾個問題要能清楚,為什麼你要創業?未來10年後你想要做什麼?倒推回來,5年後想要做什麼?現在應該做什麼?

這點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人生沒有方向感和一個信念的話,就像大海航行沒有指南針一樣,你只是純靠運氣。只有對自己的深刻認識,擁有一個信念和生活的意義(Purpose of Life),在你低潮的時候,可以提供給你一個強大的支持。在未來一片茫然的時候,給你一個目標,指引你前行。

我是鄭安珀

我是鄭安珀 過了40歲的菜鳥CEO,人到中年,做些發自內心做自己開心的事。 而做熱愛的事,不表示路上沒有阻礙,沒有困難,相反的,突破之後的體悟,更顯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