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

父母的財務思維,可能讓我們陷入財務盲區?

父母的財務思維,可能讓我們陷入財務盲區?
跟朋友聊天,朋友提到,想好好整理自己的財務,
看了投資相關的書還是無頭緒,
甚至很困擾因聽信名牌投資,錢卡在股市裡,不知道該怎麼處理才好?
發現我們過去的教育中,鮮少有財商教育這塊,
大部分我們學習的財商,都是父母給我們的
上一代的價值觀,從小耳濡目染,
長大我們也這樣複製著,
不可否認的,父母有著他們寶貴的人生經驗,可學習之處,
但也因為時空背景的不同,應對方式也相對不一樣。
分享非獨學裡的一堂課:

【上一代有哪些價值觀,造成自己的財務盲區】裡,

我上完覺得很有共鳴的幾點

🔶1. 使用定存、儲蓄險做為理財工具,買股票是投機的行為?

在爸媽那一代,定存的利率有8-9%,儲蓄險甚至更高,使用定存這項工具,就可以把錢放大,可是現今定存利率1%多,擺著擺著就被通膨怪獸吃掉了。
如果不做任何事,你辛苦賺的錢實質購買力就下降了,但聽到投資股票是投機或誰誰誰賠了很多錢?會害怕是正常反射行為,
我們應該要去了解的,是做了什麼事賠錢呢?這個源頭是什麼?很顯然的不做投資的代價更大,不要只聽一面之詞就害怕不敢投資。
還可以延伸到,以前父母那代,會耳提面命的提醒,有錢趕快還房貸,不要欠銀行錢,早還早輕鬆,
因為以前的房貸利率很高,每個月滾出了利息很嚇人,有錢要趕快清償;但反觀我們這代,房貸利率低,掌握好還款現金流,把錢放到不同的投資工具,
透過時間讓它長大,會比提早還給銀行是更好的選擇,這也是因為時空背景不同,選擇不同的應對方法。

🔶2. 好好讀書,待在一家公司好好工作;好好存錢,就可以安穩過一生?

上一代一個工作可以做到老,安穩退休,現在環境變化快速,
除非產業有高競爭力有護城河,如果所待的公司、企業不具備這樣的條件,應該要去了解公司的競爭力在哪,
如果所待的企業不具備這樣的條件,應在職涯中投資自己,學習其他技能,打造多元創收。
不管是財務還是個人職涯,都以自己為出發,當作一家公司經營。
可以以五年為單位,想想五年後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以終為使的回推,那麼現在該投資自己學習那些技能,讓自己往目標更前進。

🔶3. 要節儉,節儉是美德,但無止盡的節儉,就能致富嗎?

節儉是美德可以轉換思考為錢要花在有效益的地方,像
是:有沒有為了省錢,總是吃一些對身體健康不好的食物?等健康沒有了,又要耗費大筆的金錢去追求健康
,與其無止盡的節儉,可以換種想法是節約,把生活過好,把錢花在刀口上。
還有一點重要的提醒,不要為了節儉而消費生活中的時間,時間也是你的價值。
是一個流失就喚不回寶貴的成本,釐清想過的生活,
為此規劃出專屬自己的財務藍圖制訂計劃,知道為何而存,為何而做,不被匱乏感困住。

🔶4. 跟家人談錢就是愛計較嗎?家裡談到錢時的負面情緒

聽到這點時,我非常認同,跟家人、伴侶談錢,感情就會不好嗎?
談錢覺得很像愛計較錢?銅臭味很重嗎?
在我的成長經驗裡,談錢也是認識彼此價值觀的過程,
越談錢感情搞不好更佳呢!當我確認彼此對未來的目標是達成共識的,討論好一起努力的感覺還不賴!
之前看過一本書,書中提到避免落入「老鼠迴圈」無止盡的窮忙,
我們不想要複製貧窮,落入貧窮的循環裡,首先先從自己有財商開始。
像小女子目前快兩歲,外出時,看到沒看過的東西,也開始會有想要的慾望,
與其跟孩子說:「我們買不起」或是「那個也沒多少錢,爸媽買給你」;
我覺得更好的教育是:「我們沒有這個預算,這個東西目前不需要,所以我們不買。」
正確的思維也是寶貴的資產,

想培養孩子正確的思維,從父母這代先養成起🥰

BLOG:樂芙媽日日有財理生活

樂芙媽日日有財理生活

嗨,我是樂芙媽,因為愛成為現在的身份全職媽媽,育有一女,留職停薪間深感每分錢對家庭的重要性,踏上學習掌管家庭財務之旅 「理財,是為了讓自己在未來有選擇權,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過生活。」 希望分享自己所學受用知識,幫助你往財務安全路上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