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

心理遊戲篇|卡通版戲劇三角〈哆啦A夢〉

當我在一年的全職實習(2018.08.01-2019.07.31)時,第一次將哆啦A夢中的角色,應用到戲劇三角中。以我那時對心理遊戲的初淺認識與理解,我記得我還把三角形中角色位置放錯,真的是對卡普曼很不敬啊@@ 認真說來,我對心理遊戲和戲劇三角有更進一步的理解,是在論文書寫過程中花了1.5年閱讀國外文獻,以及1年的TA202溝通分析進階課程。老實說,TA心理遊戲的相關研究,在台灣算是冷門的主題,〔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中搜尋「心理遊戲」,目前只有一篇我寫的論文〈溝通分析心理遊戲量表成人版之編製〉,希望後續可以有更多人願意探討人際間的心理遊戲啊!

當我對心理遊戲和戲劇三角不甚熟悉時,即使我用了國小學童認識的哆啦A夢角色,但說明和運用還是覺得卡卡的不太順。結果就是,中年級學生們對戲劇三角和心理遊戲的相關性,仍舊一知半解。俗話說:君子報仇三年不晚,算一算也差不多快三年了!而這次我帶著對心理遊戲更多的研究與認識,挑戰讓低年級學童透過戲劇三角認識心理遊戲的任務,我再次將哆啦A夢的角色拿出來運用。

哆啦A夢中三個角色:哆啦A夢、大雄和胖虎,劇情三步驟簡單描述:(1)胖虎欺負大雄,(2)大雄跑回家拜託哆啦A夢,(3)哆啦A夢拿道具出來幫忙。下方↓使用戲劇三角來描述三步驟的劇情:胖虎(迫害者)欺負大雄(受害者),哆啦A夢(拯救者)幫助大雄。

心理遊戲篇|卡通版戲劇三角〈哆啦A夢〉

之後劇情會產生了變化:(1)大雄拿了道具,回頭去教訓胖虎,(2)哆啦A夢與大雄一同去教訓胖虎,(3)胖虎落荒而逃,(4)哆啦A夢有時也會成為大雄捉弄的對象。下方↓使用戲劇三角來描述三人之 間發生的角色轉變:(1-2-3)大雄和哆啦A夢(迫害者)一起教訓胖虎(受害者);(1-3-4)大雄(迫害者)除了教訓胖虎(受害者)外,也捉弄哆啦A夢(受害者)。

心理遊戲篇|卡通版戲劇三角〈哆啦A夢〉

在戲劇三角中,只要角色發生轉變,就代表進行了一場心理遊戲!!就哆啦A夢、大雄和胖虎三人的角色變化:大雄由原本的〔受害者〕轉變成〔迫害者〕;胖虎由原來〔迫害者〕轉變成〔受害者〕;而哆啦A夢則由一開始的〔拯救者〕轉變成〔迫害者〕或〔受害者〕。三個人的角色都在無意間發生了轉變,而心理遊戲就這樣發生囉!

這次,我再運用哆啦A夢中的角色來說明戲劇三角中角色的變化,有成功讓低年級學童理解戲劇三角是什麼囉!何以我如此肯定呢?因為社區的孩子們,可以用自身的例子來說明戲劇三角中角色的變化啊^^

〈心理遊戲〉中沒人是贏家!

我是Iming心理師,陪你探討戲劇三角中的心理遊戲。

Iming

40+ 以跨領域的身份成為諮商心理師,在尋找適合自己理論學派的旅途上,受到TA溝通分析創始人E. Berne以風趣、簡潔易懂的方式命名心理遊戲所影響,從而聚焦於TA溝通分析理論的學習與心理遊戲的探討。 與你分享生活中的《心》發現:心情抒寫 & 心理遊戲,期待透過文字產生陪伴與鬆動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