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

【心理遊戲】系列之14〈迫害者〉

一個巴掌拍不響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想在腦海中找句可以描述心理遊戲的諺語,一開始閃過的是「一個巴掌拍不響」,也上網查了一下解釋,因需要確認自己沒有誤解這句諺語的意思。過程中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似乎「一個巴掌拍不響」和「一個願打、一個願挨」,蠻常一起用在句子描述人際關係。然而,這兩句諺語描述的人際關係其實並不一樣啊!何以會如此被概用呢?

我試著以心理遊戲去詮釋這兩句諺語的微妙差異,也讓心理遊戲的心理運作可以更加清楚詮釋。

今日文章內容的主題是〈迫害者〉,提出戲劇三角理論之Karpman對迫害者的定義是「會以言語或暴力對付、批評或威脅他人」。帶著對上述定義的理解及迫害兩字的字面上的意思,我想沒有人會願意甚至主動接近所謂的迫害者吧?!再者,沒有人會願意變成帶給他人不幸或痛苦的迫害者吧?!不過,迫害者是心理遊戲運作中不可或缺之三個角色之一,我們每一個人都不可避免的會在無意間成為他人的迫害者。

遊戲G公式:餌Con+鉤Gimmick=回應Responds→轉換Switch→混亂X cross-up→結局Payoffs

心理遊戲屬於人際關係間習慣性的互動模式。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獨特的心理遊戲,而每個人進行的心理遊戲也都會找到適合和願意參與心理遊戲的玩家。意即,一個巴掌拍不響,當玩家拋出一個心理遊戲的「餌」,若沒有人「上鉤」,那麼心理遊戲便無法開始(可參閱願者上鉤一文);當上鉤的玩家參與後,心理遊戲便會在一來一往的互動回應中啟動。但是,每個人際互動是否都會走完心理遊戲的六大階段,則因人而異。

心理遊戲的主要特徵之一是「一再重複」,而之所以能一再重複地進行心理遊戲的原因,不外乎遊戲中的雙方都處在願打與願挨的狀態下,或許不見得是心甘情願地,但總有無法選擇離開或中止心理遊戲的原因。參與心理遊戲中的每位玩家,其每次的回應都可能成為下一個心理遊戲的餌,這也是心理遊戲可以一再重複的原因。而心理遊戲使人著迷、深陷其中的原因,就是參與者可以得到各自渴望的安撫,因為即使是負向安撫也勝過沒有安撫。

在心理遊戲中,迫害者的心理角色轉換有兩種:迫害者→受害者,迫害者→拯救者。

1. 迫害者→受害者:迫害者帶著為對方好的心態,劈哩啪啦地指責受害者的不受教或是需要改進之處;而受害者不見得會默默承受莫名的指責,當受害者反擊時,雙方的角色即發生了轉變。此時,迫害者意外對方的立場轉變,也覺得自己受到了委屈,角色便由迫害者變成了受害者。詳細的案例可參閱先前分享的戲劇三角一文中對「俗女養成記2」片段的說明。

2. 迫害者→拯救者:於人間遊戲及後續研究中正式命名的心理遊戲裡,這樣的角色轉換並未獲得驗證。我於論文中對此論點的推論是:因迫害者與拯救者可視為天平之兩端,而能否以迫害之實行拯救之名,值得商榷。再者,即使迫害者最終成為受害者之拯救者,但受害者本身並未發生角色之轉換,於理論上亦未符合心理遊戲之定義。

迫害者,不是一個討喜的角色,但我們每一個人卻容易在生活中、人際溝通中,不自覺地成為他人心中的迫害者。對自身行為若能有較多的覺察,那麼便可以避免陷入心理遊戲的無限循環中。

更多關於「心理遊戲」 to be continued

Iming

40+ 以跨領域的身份成為諮商心理師,在尋找適合自己理論學派的旅途上,受到TA溝通分析創始人E. Berne以風趣、簡潔易懂的方式命名心理遊戲所影響,從而聚焦於TA溝通分析理論的學習與心理遊戲的探討。 與你分享生活中的《心》發現:心情抒寫 & 心理遊戲,期待透過文字產生陪伴與鬆動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