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 理財

為什麼人生不用財富自由也能隨興旅遊?

小時候,旅遊的方式就是搭學校的遊覽車,到安排好的風景區景點,定點、定時參觀。

不管風景如何美,等時間一到,車子一拉就走。

長大之後,會開車去做自由旅行,常常行程沒有規劃,車開到哪,就玩到哪兒。台灣雖小,但秘境景點也不少,從老街、小溪、郊山到田野,車子能到的地方,都有不同風光。

如果人生是一趟旅遊,你會喜歡被安排好的人生?還是自由自在的隨興旅途呢?

從理財的角度來看,隨興旅遊像是財務自由後的人生,可以自在活出自己;被安排好的人生,一如把工作、房貸與退休規劃都安排好,生活收支都在計畫之中,因此也只能在穩定的工作收入中,去活出定時、定點就該有的生活樣貌。

在當今流行的財富管理市場中,財務自由、被動式收入,幾乎等於生活自由的一張本票,可以保證生活能隨興所欲的過。

相對比之下,小學生旅遊式的團體旅遊,成了一種單調、無奈,屈就於賺錢過活而不得不的一種理財選項。

但真的是這樣嗎?

年紀大了回頭看過往,年輕時的那些鄉間小鎮,如今一一成了假日人潮熱絡的觀光景點;特別是疫後台人出不了國門,人們休假時更瘋老街、舊鐵道與秘境,那些二十多年前人煙罕至的老街,如今都擺出各類美食、禮品攤以招攬人氣。

所以,不會規劃隨興旅遊的人,就算假日不用跟著人潮擠老街,但平日的老街也如觀光街區,這樣的隨興與財務自由,到底和被規畫好的旅遊行程,有何不同呢?

我個人一向反對「財務自由」這個名詞,而寧可選擇「心靈自由」或「生活自由」,因為「心靈自由」的人,即使像小學生這樣,乖乖在規劃好的人生地圖上作井然有序的旅遊,但沿路風光只要靜下心來,依然可以盡情、隨興享受。

相反的,心靈不自由的人,即使「財務自由」,但不知道該到哪玩?只知盲從人潮,哪裡有打卡景點就往哪去,去了又只知吃吃喝喝那些路邊攤美食,這樣的人生看似率性,但意義到底何在呢?

人生如果是一趟旅遊,我覺得被安排好也好,不安排好也好,只要心靈自由、生活富足,到哪不都有一片天可看、可玩嗎?

王志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