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

可是我偏偏喜歡

(圖文不符)

在本地某網路閱讀社團,得知即將舉辦臺灣女作家吳曉樂的線上講座,主題是爲什麽讀女性文學。當下盤算要空出時間聽這場演講。

先前在書局發現《可是我偏偏不喜歡》,從書名即知,這是出自金庸較不出名的中篇武俠小說《白馬嘯西風》。了結長年恩怨情仇之後,李文秀因戀慕之人早有知心愛侶,不願傷心地孤身待在回疆,騎著白馬回到中原。然而江南再好,對這位美麗的姑娘而言,「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歡。」翻一翻覺得《可是我偏偏不喜歡》值得反復閱讀,無奈阮囊羞澀,疫情期間能省則省,心底暗暗期待日後可能的特價。

吳曉樂提及她僅有個人臉書,並未在社交媒體與讀者交流。我突然想起《在我墳上起舞》有句話:「我並不排斥熱情的行爲,但是我得選擇一下物件」。各人想要面對世界的方式不同,無須一概而論。愛熱鬧的就和衆人熱鬧去,倘若不慣社交,何妨待在自己的小天地,不必解釋什麽。

她說起長期做同一件事,必然細緻和深入。比如有人喜歡拍咖啡廳,可能拍著拍著就煩躁了,覺得都一樣。而創作者要珍惜當時的煩躁,這是突破的契機,撐下去或許就會出現不同的東西。

吳曉樂和聽衆分享她的文學啓蒙,最初的養分來自言情小說。八、九歲時去鄰居家玩,向鄰居借來席絹《搶來的新娘》,回家看到精彩之處,誰知鄰居突然來要書,因爲有人覺得小孩子看言情小說不太好,幾經交涉,吳曉樂依然不願歸還,鄰居最後空手而回,聽衆玩笑地稱搶來的小說。從此她熱愛言情小說,並由言情小說學習許多超齡的辭彙。中學時期,因學校推薦書單有張曼娟《海水正藍》,亦以愛情爲主題,吳曉樂一讀就愛上,張曼娟的細緻精微,讓吳曉樂看到更寬廣的文學視野。

她分享與父母的關係值得我們深思。吳曉樂以「自己的考卷自己回答」,說明母女不同世代的差異。去土耳其旅遊時,母親一定要她去摸那個據說會生男孩的雕像,母女在該景點吵了許久。後來她終於明白,母親曾爲了第一胎是女兒,承受很多壓力,勸她祈求生子是母親對她的愛。吳曉樂當下告訴媽媽,其實生子與否已經不是她的困擾。有時親子之間的衝突,源自父母要求子女回答父母的考卷,然而自己的生命考卷,自己回答比較好,也不要幫別人回答他的生命考卷。吳曉樂以「殼」形容父親。父親因故生意失敗,由於無法達成男人必須功成名就的刻板印象,於是封閉自己,不太與家人互動,長年受了很多苦。

最有趣的是高齡八十的外婆離家出走。若用時髦的話語,便是外婆暮年堅決「做自己」。外婆在附近獨居,儘管外界有些流言蜚語,但吳曉樂覺得,放棄照應晚輩的外婆快樂許多。比如原來外婆熱愛清宮劇,外婆喜歡格格、貝勒、皇上等等,愛聊誰誰誰應該怎麽怎樣之類。吳曉樂這才想起,以前電視遙控器都是小孩掌握,從來沒人問外婆想看什麽。喜歡兒孫繞膝的長輩、想過自己日子的長輩,都很好,各自選擇即可,無所謂誰對誰錯,所有人無須活成一種固定的模樣。

吳曉樂妙語如珠,就像和友人聊天,親切生動,聽衆獲益匪淺。我很喜歡。

初見

台灣人,因婚姻旅居馬來西亞多年。家庭主婦兼文字計件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