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

【心理遊戲】系列之13〈拯救者〉

因為對心理遊戲的認識,我試著提醒自己不要輕易捲入人際關係中的心理遊戲。但是,避免進入心理遊戲,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每個人的溝通方式都存在著差異,並非如1+1=2般的簡單易懂。這幾天在一個人際關係中,讓我進一步思考關於戲劇三角中拯救者的角色,因進入戲劇三角中任一個角色,都有可能啟動心理遊戲

提出戲劇三角理論的Karpman於人間無遊戲(簡)一書中,將拯救者定義為「在未被要求的情況下,對他人主動提供協助」。在這種情況下的拯救者通常會進行的心理遊戲是〈我只是想幫你〉,拯救者忽略了對方其實是有能力自我協助的,也高估了自己給予對方協助的重要性。

很多人際關係中都容易進入〈我只是想幫你〉的心理遊戲中,即付出者忽略了對方的自主權和急著想幫對方做些什麼,這樣的人際互動模式亦可能與對方的實際年齡無關。心理遊戲中,拯救者的心理角色轉換有兩種:拯救者→受害者,拯救者→迫害者。

1. 拯救者→受害者:拯救者為了讓事情更快速完成,急著介入幫對方把事情處理好;但對方卻不知感激,甚至認為拯救者過於干涉、不懂得尊重。此時,拯救者便成為受了委屈的受害者,心裡嘀咕著:我只是想幫忙啊!

2. 拯救者→迫害者:拯救者為了讓事情更快完成,急著介入幫忙對方處理事情;但事情進展不如預期,拯救者越幫越忙、搞砸了對方原本在處理的事。此時,拯救者便成為對方的迫害者,想幫忙的好意卻反而讓進度更加落後了。

若〈拯救者〉有不一樣的動機,是不是就不算是心裡遊戲了呢?

如果見到有人溺水,而自己是唯一的目擊者、且身旁剛好有一根夠長的木棒,那麼成為溺水者唯一的拯救者,應該是多數的人會採取的行動吧!

上述情境下考慮的是救人,因對方是需要有人能提供迫切協助的,且拯救者提供協助之意圖並非要獲得對方的回報。與心理遊戲中的拯救者角色最大之不同處在於,心理遊戲中拯救者忽略了對方的自主性、低估對方的能力、及高估自己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對方並未開口要求協助!

Iming

40+ 以跨領域的身份成為諮商心理師,在尋找適合自己理論學派的旅途上,受到TA溝通分析創始人E. Berne以風趣、簡潔易懂的方式命名心理遊戲所影響,從而聚焦於TA溝通分析理論的學習與心理遊戲的探討。 與你分享生活中的《心》發現:心情抒寫 & 心理遊戲,期待透過文字產生陪伴與鬆動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