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成長

要如何「發現自己」呢?

「發現自己」很難?!

話說,小一的姪女開心地跑來跟我說:「姑姑,我想跟你聊天。」我:「好啊!」小姪女開心地跟我聊起天來:「早上,爸爸……然後,弟弟……。同學說……老師說……」。

這樣的對話內容,對一個小一生而言,算是描述的很清楚了。但我卻產生了一個疑惑:「怎麼?話題都是跟其他人有關,小姪女自己在哪裡呢?」所以,在聽完小姪女的分享後,我問她:「講完別人了,那可以跟我聊聊你自己嗎?」小姪女停頓了一下後,開始想要怎麼說。但最後她說出來的話是:「我要怎麼說啊?」那你聽到:「老師那樣說,你覺得怎麼樣啊?」小姪女:「我不知道,就…不能下課…」。

突然間,我懂了!原來,沒有人真的教過我們如何發現自己、探討自己啊。因為最簡單的事情是—描述看到的事,也就是看到什麼、說什麼,而自己就巧妙地融入在外在人事物中或直接隱身在其背後。我個人覺得,說好聽一點可以算是客觀,但直白一點或許是—不知道如何談自己,當然也有可能是害怕面對自己或是需要保護自己。小姪女的狀況較為單純應該就是—不知道如何談自己,因為沒有人教她怎麼做,但我想更正確的說法是,周圍的大人們或許也真的不知道該怎麼做吧。而大人們的狀況就較為複雜了,難以用三言兩語說清楚。

講事情、描述事情是容易的,就是把看到的事物用文字呈現出來(當然,描述方式的好與壞也與能力相關);但真正困難的是,講完表層的看到之後呢?我想很多人就不會去理會表層以下衍生的可能訊息或情緒吧?而這些容易被忽略的點滴,卻是對「人」而言,真正有價值及形塑「自己是誰」的重要內容啊!

未竟事宜(unfinished business)

這是一個在心理學上常聽到專有名詞。完形學派〈未竟事宜〉的定義是:「指未能表達出來的情緒或感受,如:怨恨、憤怒、痛苦、焦慮、悲傷、罪惡感、遺棄感等。未被充分覺知的情緒,會徘徊在背景中,並以許多可能的方式於當下的生活中浮現,干擾生活中與他人的接觸連結。直到當事人願意面對並處理未能表達的情緒感受後,未竟事宜才會過去。*

未竟事宜〉是我跨入心理學界第一個非常有感的詞,甚至有教授直接跟我說「你很適合學習完形學派」,當時對心理學諸多學派仍一知半解的我,不清楚教授的依據是什麼;且我後來專注學習的是TA溝通分析學派,但巧合的是溝通分析中也有完形的技巧(岔題了@@)。我個人覺得〈未竟事宜〉就像是〈未完待續〉的感覺,只是,身為當事人的自己是否需要〈待續〉呢?還是因為忙碌沒時間,所以一再擱置呢?就好比我偶爾會有想追某部日劇的衝動,但常常會隨著時間流逝,一開始想追劇的那股衝動感就慢慢消逝了,雖然心裡偶爾會想起「啊~那部日劇還沒看~」但似乎也已經忘記當時想看的確切原因了。

自己的情緒感受,更是如此!受到擱置、遺忘、或壓抑,久而久之就成為生活中不會被看見的「背景」,而這些被忽略的「背景」卻有其重要存在的價值啊!個人覺察是重要的,因為,少了這些「散落的拼圖」,自己就不算「完整」了!

請記得,每天留一點時間給自己,想想看一天當中最印象深刻的〈情緒〉是什麼,然後,怎麼會出現那樣的情緒呢?與誰或與以前發生的什麼事相似和連結呢?

我想是時候,可以試著教小姪女,如何與自己對話聊天了。

Ps.上方顯示圖,是「完形」的概念:看到的是〈前景〉或是〈背景〉呢?

——————

* Corey, G. (2017)。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 四版(修慧蘭、鄭玄藏、余振民、王淳弘譯)。臺北:雙葉。(原著出版於2017年)。

Iming

40+ 以跨領域的身份成為諮商心理師,在尋找適合自己理論學派的旅途上,受到TA溝通分析創始人E. Berne以風趣、簡潔易懂的方式命名心理遊戲所影響,從而聚焦於TA溝通分析理論的學習與心理遊戲的探討。 與你分享生活中的《心》發現:心情抒寫 & 心理遊戲,期待透過文字產生陪伴與鬆動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