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

50歲的第七周:女性你的名字也可叫潘克族

最近出現一個新字潘克族(Professional aunt no kids,Panks),意思是沒有孩子的阿姨姑姑。希望這個詞可以流行下去,因為有了它之後,聽人講到少子化,我輩之流至少還有個標籤可以把自己貼上,不至於此一「國安」危機完全沒有貢獻(呵呵是嗎)

第一次看到這個概念是在由茱莉亞羅勃茲演的「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電影原著,作者提到她只當個阿姨而非母親,然後她就去了義大利印度尋找自己,當時我就心有戚戚,但並沒有充分去思辨這兩者到底有何不同。

事隔多年,現在終於不想而通了(生命的真相就是不是每件事情都需要用想的),我「就是」沒有小孩的阿姨,而且有了新名詞不亦快哉。

其實當潘克族未必要有伴侶,就是潘克未必要丁客,但如果你的伴侶跟你一樣,也是不太會跟小孩子玩的人,一起進行阿姨姨丈、姑姑姑丈、舅舅舅媽之類的角色扮演,等於有同組同學一起修這個生命中的營養學分,也是不錯的選擇。

我自己小時候身邊有幾個沒有小孩的親近長輩,所以對小孩看待這類大人的角度記憶猶新。從孩子眼睛出發去看,首先重要的當然是大人是否有認真陪他們玩,其次是大人展現出什麼樣的格調,在小孩長大的過程中,就會開始去認識究竟是什麼樣的生活選擇去造成這樣的格調。

童年遇到的潘克族長輩生命格調令我驚豔,也對我有很大的影響。比如潘克族的P就是有職業的Professional,潘克族阿姨們在社會上混那麼久,知道這社會很多事情根本反著來的,如果光聽爸媽聽學校的非要撞一頭包才行。但負有教養責任的父母,即使心有同感,都不能很輕鬆說出來口。

所以跟小孩相處,是你真正可以暴露出一些真實心得的時候,因為無論你的意見如何怪異,對小孩的影響都比較次要,也很容易被他們的父母中和過來。比如,潘克族可以說,別人的看法真的沒有那麼重要;大人也有可能是錯的。

小孩對你也有和對爸媽不一樣的疑問。小孩不需向你乞求零食和電玩許可,但會問你萬事萬物到底是什麼,你可以提出最有想像力的解釋,小孩不會吃驚。就像小王子看到一張突起的圖畫,小孩看見吃了大象的蛇,而不只是一頂帽子。

常跟小孩相處的人會問自己,是否對小孩自己還帶著面具?或著雖然希望自己內心希望像小孩,卻已經變得豪無想像力。

話說對小孩有浪漫的幻想,應該是潘克族的專利。潘克族的潘也是彼得潘的潘。

大人的數位轉型

海鮭回台的企業人,學習數位知識,重拾創作心願,進行生活調整,用清爽的心迎接跳五時代! 現於科技公司擔任行銷長,#大人的數位轉型 創辦人,遠流出版 #WFH在家工作的成功祕訣 專書推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