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

「我是不是吃太多東西了?」

你覺得,什麼樣的人會問這個問題呢?

我聽到這個問題時,眼淚差點流下來。看到這裡,或許你會好奇這個問題有什麼哭點呢?這是一位4歲的孩子問我的,而他不是別人,他是我的小姪子。

不知道,大家是否聽過「第一型糖尿病」?對簡稱T1 (Type 1 Diabetes)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有多少了解?我想要跟大家分享的不是關於「T1糖尿病」,而是身為姑姑的我陪伴T1孩子的心情點滴。

第一型糖尿病的平均發病年齡7.3歲,在台灣發生率約為每十萬人有1.5人新發病。

小姪子1歲半時發病,至今已2年半的時間了,而我這位姑姑是小姪子的陪玩者。

小姪子發病後,我們全家人的飲食變健康了。我們會留意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家中幾乎沒有含糖飲料、零食也少了很多很多,但即使如此,血糖的控制仍存在許多難以掌控的未知變數。我個人覺得除了飲食外,壓力和情緒對血糖值的影響也不可忽略。或許,大家也會好奇,年幼的孩子有什麼壓力呢?由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即使是幼童也是有壓力需要調適,只不過大人們通常會低估孩童面對的壓力狀況。

俗語說「打在兒身,痛在娘心」,我覺得這句話可以很貼切的描述必須每天替T1孩子扎針(測血糖)和打針(打胰島素)的父母親們。我曾經幫忙抱著抗拒打針的小姪子幾次,而我需要用很大的力量才能抱穩他,讓他不會因為抗拒打針,亂動而流血、瘀青。我試了幾個不同的方法,後來我發現陪著他數1-10,在一起數數字的過程中,他可以慢慢地安靜下來。

我不建議:忽略孩子的意願、強制抱起孩子打針的行為,因為強制打針,會讓孩子對打針產生更多的抗拒。即使是小孩子,我覺得都應該先安撫好情緒再打針,我也清楚安撫會需要一些時間,而很多時候父母親就是可能沒有那些時間,但只有當孩子的情緒安撫好了,才能減緩孩子對長期打針的排斥感。

我也發現,很多時候無法與疾病共處的,其實不是T1孩子本身,而是陪伴T1孩子的家長們。我們一家人在得知小姪子發病時,有太多的疑問及自我責備。對!自我責備!例如,是不是做了什麼導致孩子得到這樣的病?…面對疾病,疑問、疑惑可以有,但請不要自我責備,T1或任何疾病的成因太多,很難單一論定。自我責備、責備他人、怪罪老天爺,其實都於事無補。我覺得重要的是,請好好注意眼前這位孩子,不要因為他是T1(或其他疾病)就認為他與一般孩子不一樣,過於嚴苛或過於溺愛(過與不及),對孩子的成長都不是件好事。

年幼的T1孩子,尚未成熟到足以理解或接受何以自己需要每天扎針、打針,家長們身為主要照顧者,需要更有耐心的陪伴及允許T1孩子們的脾氣和情緒。我有一個真心的建議,不要因為孩子年紀小,就認為孩子聽不懂。如果孩子真的聽不懂,那麼請身為家長的您使用孩子可以聽懂的方式和比喻,教會孩子如何與T1糖尿病共處。因為每天需要面對扎針、打針的是T1孩子自己啊。

小姪子當然也會問:「為什麼我要每天打針?我可以不要打針嗎?我什麼時候可以不要打針?…」這些問題,我老實跟他說:「姑姑也不知道你為什麼需要每天打針(因醫生也不確定發病原因),但如果不打針你會需要去醫院(小姪子知道生病要去醫院)」,似乎小姪子可以聽懂我這樣的回應。

當血糖控制不如預期時,也請家長們不要對T1孩子有太多的情緒、甚至責備孩子是不是亂吃東西。我相信,看到血糖值過高或過低,家長們難免會擔心,不穩定的血糖值會如何影響發育中的孩子。請您將擔心化為對孩子的關心,因為年幼的T1孩子即使不太懂得什麼數字是過高或過低,但孩子他一定看的懂家長臉上的表情變化。

那天,小姪子因血糖值偏高被禁吃零食,在我陪著他時,他小聲地問:「我是不是吃太多東西了?」我問他:「在學校吃了什麼?」他說:「今天小朋友生日有吃薯條,我吃一點點,其他人吃很多,我只吃一根。」才4歲就在學習控制飲食、克制自己不能和其他小朋友一樣吃很多。誰說,小孩子真的不懂呢?!因為哪有小孩子看到薯條只吃一根啊?!

溝通分析PAC自我狀態中提到的兒童自我狀態C:「每個大人都曾是小孩」。

所以,請陪伴孩子的大人們,將心比心地對待你眼前的孩子,不管他是不是T1孩子。陪伴孩子、看著他們長大,不就像陪伴身為大人的自己,再長大一次嗎?!

Iming

40+ 以跨領域的身份成為諮商心理師,在尋找適合自己理論學派的旅途上,受到TA溝通分析創始人E. Berne以風趣、簡潔易懂的方式命名心理遊戲所影響,從而聚焦於TA溝通分析理論的學習與心理遊戲的探討。 與你分享生活中的《心》發現:心情抒寫 & 心理遊戲,期待透過文字產生陪伴與鬆動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