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

【心理遊戲】系列之11〈戲劇三角〉

人際關係間心理遊戲的進行,就好比戲劇般需要基本角色的參與。但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心理遊戲中提到的角色,指的不見得是實際表現於外、明顯易辨識的角色,而是內心感受的角色。

拯救者–迫害者–受害者,是心理遊戲中轉換的重要概念,也是心理遊戲成立的主要依據。

這三個角色在生活中、戲劇中、童話故事中和動漫中處處可見,就拿最近很夯的戲劇「俗女養成記2」中的片段〈要不是為了你們〉來說明,這句台詞其實也是心理遊戲著名的遊戲名稱之一。

登場人物:嘉玲、嘉玲母、嘉玲父和嘉玲弟(嘉明)

場景:嘉玲父母吵架、嘉明介入安撫、嘉玲冷回應 (連結影片中0:00~2:50)

心理遊戲發生在哪裡呢?

當嘉玲父母開始吵架時,角色上的迫害者是嘉玲母、受害者是嘉玲父,這是由嘉玲父和嘉玲、嘉明的角度來看,即嘉玲母在飲食上過度限制和話語尖酸刻薄,使嘉玲父承受委屈。但是,當爭吵演變成嘉玲父翻陳年舊帳指責嘉玲母時,情況改變了;這時候角色變成受害者是嘉玲母,而迫害者是嘉玲父。當雙方的角色改變,即是發生了一次心理遊戲,且結果是雙方不歡而散的負向情緒。

然而,心理遊戲並未就此結束,因為嘉玲和嘉明介入父母間的爭吵。

嘉玲冷回的那句「你可以不要生,不要當媽媽啊」讓父母吵架的氛圍瞬間停頓了。此時,嘉玲成為拯救父親的拯救者、傷害母親的迫害者、嘉玲母則是被女兒言語傷害的受害者。嘉玲和母親間發生了一次心理遊戲,結果也是兩人各自帶著負向的情緒離開;嘉玲的情緒可能是懊惱、後悔、甚至自責,而嘉玲母的情緒則是傷心、難過、甚至委屈。

嘉玲和母親彼此體驗、帶走的負向情緒,於TA溝通分析中稱為「扭曲情緒」。嘉玲的真正感覺可能是〈生氣〉,生氣的原因是母親每次都拿父親或是姊弟兩人當藉口,細數自己承受多少委屈…等;但是,表達〈生氣〉可能是嘉玲在家中不被允許的,所以需要包裝成其他情緒表達出來,而包裝過的情緒便是「扭曲情緒」:如懊惱、後悔、自責,其實這些扭曲的情緒只是嘉玲為了掩飾對母親的怒氣。

心理遊戲在生活中處處可見,其微妙之處在於,靜悄悄地來、讓人不知所措後便默默地離開。

更多關於「心理遊戲」 to be continued

Iming

40+ 以跨領域的身份成為諮商心理師,在尋找適合自己理論學派的旅途上,受到TA溝通分析創始人E. Berne以風趣、簡潔易懂的方式命名心理遊戲所影響,從而聚焦於TA溝通分析理論的學習與心理遊戲的探討。 與你分享生活中的《心》發現:心情抒寫 & 心理遊戲,期待透過文字產生陪伴與鬆動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