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

心理遊戲篇|惱羞成怒,只不過是一場遊戲!

那天在TA溝通分析群組裡,一位同學問到「見笑轉生氣」是什麼樣的自我狀態轉變?我想,讀著這篇文章的你或許會納悶:「怎麼連這個也可以討論?」是的!這是一個值得探究討論的問題。然而,在群組上討論完自我狀態的轉變後,我個人的思考持續進行著。因為「見笑轉生氣」,即所謂的「惱羞成怒」,其實是進行了一場名副其實的心理遊戲啊!!

教育部成語典中對「惱羞成怒」的解釋:

原作「老羞成怒」。每個人皆有羞恥之心,有的人感到難為情時,會設法改正錯誤,除去羞恥之處;有的人卻硬著頸項不願悔改,反而發怒來掩蓋自己的羞恥,指責他人,這種情形便是「惱羞成怒」。

我來模擬一下在「惱羞成怒」的狀況下可能出現的對話情境,或許你的腦海中會浮現某個人的行為、或是有比較真實的對話。若,你聽到「惱羞成怒」時,能與某個人或某件事產生連結,那麼你或許可以對心理遊戲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親子溝通篇〉

大人:功課寫了沒?不要一直看電視。

小孩:好,等等就去寫了。

大人:電視看太久了喔。

小孩:好啦,再幾分鐘。

大人:電視可以關了喔。

小孩:吼~再一下下啦!

大人:要自己關電視了嗎?

小孩:吼~是要念幾次啊!很煩也~

******************

〈職場溝通篇〉

X:那份資料完成了嗎?

Y:還沒,還需要一些時間。

X:咦?不是今天要完成嗎?

Y:還有時間啊,等等會弄好。

X:不要每次都拖到最後一刻啦。

Y:什麼?!我哪有每次都這樣。

X:提醒一下也不行啊。

Y:你比較厲害,你自己來做啊!

情境對話只有文字沒有語氣,可能會因人而異而解讀稍有落差。但,有沒有覺得兩種情境中的對話模式還蠻相似的?對!這就是心裡遊戲的特徵之一:一再重複。若你與孩子的接觸夠多、觀察夠仔細,我相信你會發現孩子很會模仿大人的言行舉止(可參考親子關係間也有心理遊戲 以及 我們如何學習玩心理遊戲)。若你是位對自我覺察敏銳的人,你可能也會注意到自己某些行為在某些時候的確很像個孩子或很像自己的父母親(可參考過去&現在 以及 三個我),而心理遊戲就是在成長過程中慢慢學習而來的人際互動模式。

何以「惱羞成怒」是心理遊戲呢?

溝通分析中有幾種辨識心理遊戲的方法,在這篇文章中,我以〈戲劇三角〉這個方式來解釋(更多細節可追加閱讀拯救者迫害者受害者)

心理遊戲篇|惱羞成怒,只不過是一場遊戲!

在〈親子溝通篇〉中,大人是以〈拯救者〉的角色啟動,想要小孩去做應該要做的事–功課,而非將時間花在看電視上。但小孩是怎麼想的呢?面對身為〈拯救者〉的大人,小孩啟動的角色是〈受害者〉,心裡的想法不外乎:我知道、也會去寫功課,但現在我想要看電視,只是大人為什麼要一直催我?

在〈職場溝通篇〉中,X是以〈拯救者〉的角色啟動–提醒Y要完成資料的時間,而非拖到最後一刻。但面對〈拯救者〉的X,Y啟動的角色是〈受害者〉,內心的想法可能是:我知道期限、也會在期限內完成,X不需要來提醒我,還說我每次都拖拖拉拉的,我哪有啊?

當催促的行為未中斷,且次數持續增加時,自己的步調和被打斷的不開心感會上升。即使知道對方是好意,但內心的不開心感會觸發不耐煩、更甚者大聲且不客氣的回應對方。這樣的情況發生時,雙方的角色便發生變化了。大人和X由〈拯救者〉變成〈受害者〉,而發脾氣的小孩和Y由〈受害者〉變成了〈迫害者〉,當雙方在戲劇三角中的角色發生轉變時,就代表雙方進行及完成了一場心理遊戲。

如何讓自己不要進入心理遊戲呢?

我的答案是:無法完全避免,但保持自我覺察,有助於減少進入心理遊戲。在上述的情境中,若大人和X已經盡到”一次”提醒之責任。其實,不提醒…會怎樣嗎?需要承擔結果的是當事人小孩和Y啊。我反而會想問:何以需要主動提醒?若一開始雙方都清楚知道規則,何以需要主動提醒導致對方不耐煩呢?因為,當你在未經對方要求的情況下,主動進行所謂”好意”的行為,很可能是拋出心理遊戲的餌啊(可參考願者上鉤)!也就是說,在上述情境中,若大人和X都不要有好意的提醒行為,就不會有後續惱羞成怒的對話和狀況發生囉。

〈心理遊戲〉中沒人是贏家!

我是Iming心理師,陪你鬆動曖昧溝通中的心理遊戲,邁向自主。

Iming

40+ 以跨領域的身份成為諮商心理師,在尋找適合自己理論學派的旅途上,受到TA溝通分析創始人E. Berne以風趣、簡潔易懂的方式命名心理遊戲所影響,從而聚焦於TA溝通分析理論的學習與心理遊戲的探討。 與你分享生活中的《心》發現:心情抒寫 & 心理遊戲,期待透過文字產生陪伴與鬆動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