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

我們每一次花的錢,都在為我們想要的世界投票──《精準購買》

請跟我大聲一起說:「我就是我,我不會因為某個產品而變得更好或更糟。」就算我奪走你的一切,或讓你擁有世上所有的產品,你還是原來的你。

多一件東西或少一件東西,都不會影響你身為一個人的價值。你了解你擁有的東西並無法改變你的價值後,就可以更輕鬆地挑選想要的物品。開始實踐準確購買,生活也會變得更簡單和充實,因為你的生活重心將不是消費,而是真正需要的東西。

作者塔拉.巴頓直至2016年止,一直從事廣告業工作。不斷洗腦人們消費購買他們不需要的物品,讓她感到相當矛盾且沮喪。

三十歲生日當天,她收到了來自姊姊的一只名牌鑄鐵鍋。每當用這只鍋子時,她便不由自主地想:「如果我擁有的每樣東西都像這個鍋子那麼耐用,那我就不需要常常買新鍋子了。」

這個念頭在她腦海中縈繞了好幾個月,於是她下定決心開創一個名為BuyMeOnce(只買一次)的網站,於網站中推薦精選耐用的商品,網友可從網站中的連結進入導購頁面。不消幾天,便獲得Telegraph大幅報導,因而聲名大噪。

雖然我沒有高昂的物欲和購買率,但為了讓自己買到對的商品,因此隨手借了這本《精準購買》,沒想到內容跟我預期不太一樣,不過也符合我個人的價值觀和信念。

一個人的購物和消費模式這表面上的行為,我猜背後有複雜的原因,沒有單一要素,這不僅跟父母身教和成長經歷有關係,與從眾效應和自己內在需求、大腦喜新厭舊的機制也有關係。

大多數人都認為:「如果我做了某件事,買了某個東西後,我就會很快樂。」,或是分不出想要和需要的差別,認為自己什麼都需要。

可是事實上,我們並不是那麼認識自己,了解自身真正的需求,或許還有可能是買給那位過於理想化的自己。為了他人的眼光和評價,盲目跟隨流行:因為別人都有買,大家都這麼做。

可能開心也買,大快朵頤一頓;不開心也買暴怒吃。

原來我們沒有想像中自由和理智,不自覺被影響和制約著。然而,如果我們願意去思索和覺醒,就可以掌控它。

作者塔拉在書中指出「計畫性報廢」的陰謀,雖然這項計劃並沒有付諸實行,但已經在暗中展開了。

計畫性報廢其中分為物理性和心理性。前者是生產商故意製造容易壞掉的產品,後者是讓消費者相信他已有的產品是不堪使用的。這其中的目的就是要民眾消費。

我聽聞某個水果品牌手機也是如此。

作者精闢地表示:「這種做法曾引起幾波強烈抵制,但多數消費者都默默接受了這種狀況。或許是因為這讓大家有藉口更換最新款的手機吧。」

為了「計畫性報廢」促進民眾購買,廠商會說服我們除舊換新,新產品有多棒,添加了什麼功能。

我們需要思考評估的是,新產品是否有比舊款的耐用外,有些進階的新功能是否為必要,而我們花掉的這筆錢,需要多少時間工作和消耗多少精神壓力,才打平的了?

因為我們通常少考慮到,物品損壞時會造成精神和金錢上的損失。

作者在書中的文字點出一個我從來沒有思考過的問題,如果我們明白環境與資源的重要性,應該是提高產品的耐用度,不是短時間汰換,或是不要使用一次性的垃圾。可是我們的政府和企業卻只把精力集中在資源回收。

我經常在困惑一件事,難道以我們現代的科技能力,真的無法發明出可以取代一次性、或是可自然分解的垃圾嗎?

資源回收是一件好事,能減少我們在丟棄東西時的罪惡感,但實際的情況是,能一直使用某件物品的環保效益,遠大過於回收它的環保效益。回收仍要耗費能源,也要經過收集和再處理,而且通常要靠再製造生產出新物品,以取代被拋棄的物品。這對廠商而言是頗有利可圖的事,但消費者和地球說要付出沉重的代價。

我過去從事好幾年百貨業銷貨人員,了解一些銷售技巧,為了提高業績而提醒客人的需求,通常其實是創造購買慾望。這違背自己的價值觀,因此我工作的有些辛苦和不甘願。就連環保也是。

「凡購買XX,其營收1%捐贈環境保護協會」,這句行銷用語,我總覺得怪怪的,美其名為環保盡一份心力,不如是說降低消費者的罪惡感,多了一個購物的理由。這項產品用盡後它還是會變成垃圾。它真的是需要品嗎?若不是,其實不買最環保。

如果地球上的人都消失了,只下剩你一個人,那麼你會穿什麼?你會怎麼生活?你會覺得什麼重要,什麼不重要?請用力想像一下。

好好想過這個問題後,就會更清楚地看出,你買東西是為了自己本身,還是為了炫耀自己的地位。

我們都是地球的過客,即使不願意面對,但遲早有一天會離開這個世界。我們一生可以留下愛與回憶,卻也留下多少沒有用、無法分解的物質垃圾,造成我們所愛的人或後代子孫的負擔。

我想說的是,並非極端性的完全不消費購物,那並不符合人性,而是愛惜資源而不過度、不盲目的有意識消費。

曾經身為廣告人的塔拉提醒我們:

只有一個方法能讓你不受廣告的欺騙,那就是你對廣告必須時時保持戒心,只要發現任何可疑之處,就不要相信所有內容。

廣告其實就是一種催眠,而它催眠的對象就是我們的潛意識。這是因為意識會斤斤計較地問問題,例如,它在我的經濟負擔範圍內嗎?它是用什麼材料製造的?但在意識還在精打細算時,潛意識卻已經融入廣告中,忙著和模特兒談情說愛。

我們認同這種說法,有時候我們買了件漂亮的衣服,穿上去後覺得跟模特兒差上一截,明明圖片好美好好看,為什麼使用在自己身上就是不一樣?殘忍的現實除了顏質體態外,其實就是我們對於自我的想像和理想化。

就算我擦了那隻口紅,永遠不可能變成宋慧喬;擁有那身洋裝,永遠不可能成為楊冪;穿上那雙鞋也不可能成為長腿林志玲。我,還是我。

如果真的很難抗拒喜歡明星代言的產品吸引力,那麼不妨發揮自己的想像力,想像這產品是自己最討厭的人代言,或許可以讓我們的腦波強一些,理智多一點。

我一邊讀著這本書,一邊回頭留意自己的購物習慣,我意識到自己有些習慣不合邏輯,例如我會用比較高昂的金額花購買一件不常穿的洋裝,對於每天或經常穿的衣物卻很省得花,不僅不符合成本,似乎還本末倒置了。

而那個穿洋裝的,是理想我;打扮休閒居的,才是真實的我。

是說一個人在這社會中會扮演幾種不同的人格面向,每一種角色都有其必要的妝扮。只是當這個角色在我生活中演出時間佔比不大時,她所需要的、消耗的額度應該也是成正比。

現在請你查看自己所有的衣服。你在扮演各種角色時,都有適當的服裝嗎?各類衣服的數量,是否和扮演各種角色的頻率成正比?如果有一、兩套服裝能同時應付扮演多種角色的需求,那就更好了。

除了讓我們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外,我認為時尚還有一項功能,那就是我們穿對衣服時,我們對自己也會另眼相看,甚至能力也會因此提升。

衣著不僅是能摸到,看到的實體,它還具有強大的象徵力量,具有咒語般的魔力,讓我們能化身為我們希望變成的人。

這其中涉及到哲學性和心理學自我概念的問題,我有時會捫心自問:「我是誰」「我過去習慣怎麼做」「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這些思考能幫助認識自己,為自己定錨,如果我想要成為有愛、溫暖的人,那麼我選擇說的話做的事,有讓我活成這個樣子嗎?如果沒有,那是發生什麼事了?

前陣子在別本書中看到電影《蝙蝠俠:開戰時刻》的一句話:「你在私底下是誰並不重要,你的行為定義了你是誰!」

後面那句話相當頭棒喝,我的想法和信念不見得能代表我是誰。在淺層人際和表面社會行走中,我所說的話和做的每件事,正在讓他人定義我是誰。

在經由一番爭扎和思考後,我決定提出辭呈,明白自己不能在這樣繼續生活下去。不過那又是題外話了。

網路有句流行語:「錢沒有不見,只是變成你喜歡的樣子!」,或者,當自己在猶豫一樣物品該不該手滑下單時,身邊的人可能會推你一把,勸敗:「買啦!好好愛自己。」

這其中沒有對錯,只是需要思考這是不是合理化了什麼。錢是變成我喜歡的樣子,還是變成佔據空間變成囤積的負擔?是愛自己,還是自己內在匱乏?

那麼「蒐集」和「囤積」有何不同?作者分享英國頂尖的囤積症專家琳恩•德羅蒙說的話:

所謂蒐集,就是你知道每項物品在哪裡,想用時隨時都找得到。囤積就不同了,那只是毫無章法的堆積。和很多情況一樣,囤積也不是在朝夕間出現,而是慢慢形成的。

而「愛自己」這件事,無論是精神心靈,還是物質層面,已經是被歌頌到掉牙的話題。購物之前,有些人會合理化這是愛自己的行為,是舒壓療法,然而,那買回家後的爽度能支撐多久呢?這樣物品,能在往後自己心情低潮、生活遇到困境時,給你些力量嗎?那時候你看它是正向感恩的,還是房間東西好多、好煩躁,或是我的東西永遠少一樣,還不夠多?

當我很想買某樣不必要的商品時,我會幻想它們已經在我房間了,躺在我衣櫃中。然後呢?得到那樣物品,有增加我的幸福感嗎?我發現自己依然過日子,生活沒有什麼變化。

我這一生不曾買過精品,我觀察與想像著:我擁有這樣昂貴的精品,是否自我價值也跟著提升了?戴上十萬元的名牌機械錶的人,他的時間快慢、多寡難道就會比戴一百元玩具錶的人還多嗎?而究竟是精品價值提升了自我,還是我本身值得擁有這樣的精品?這兩者之間其實頗有差異心態。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詮釋是地讓我相當認同,他說:「愛自己,就是做對自己長期有益的事。」我想這其中差異是「長期」,而非短期的一時爽快。

一點一滴慢慢調整,而當我們內在能量不足,選擇短期有效的方式時,那也不代表自己無可救藥,練習接納自己的脆弱和人性。

我很喜歡塔拉在書中的分享一些可以降低欲望的正向方法,不僅可以拿來鼓勵、肯定自己外,還可以延伸運用到心靈、生活中。

請你在本週花點時間,好好看看每天使用的物品,在每件物品前花上一分鐘,閉上眼想想沒有它後,生活會變得怎樣。請想想你如果沒有下列物品,該如何繼續生活:手機,電腦,冰箱,電視,汽庫,爐具,烤麵包機,水壺,咖啡機,淋浴設備…

我之所以會把淋浴設備加在這個清單裡,是因為我有天站在蓮蓬頭下時,正好想到萬一自來水和淋浴設備都消失了,那我會怎麼樣。這樣我就要自己去打水和燒水才能洗澡了。想到這裡,就覺得能讓溫水淋在身上真是太幸福了,我離開淋浴間時,心裡還充滿感激。

有時我是在身體不舒服、病痛時,才意識平常健康無恙的美好。無論我是在休息、工作、旅行、閱讀、書寫、畫圖……身體在我做任何事情時一直都在忠心支持著我,萬一我生病,這些事情都無法好好做了。我要善待這個一生陪伴我最久的人,而不是忽視她的警訊,她本來就值得被好好善待。

尤其在這個疫情時代,我猜大家都有感,社會和經濟、生活出現重大變動,突然間我們失去了些自由,甚至是工作、健康和生命,那些習以為的日常是多麼無常,理所當然的事不視為應然,感恩知足自己所擁有的後,明白現下的生活是如此豐盛美好,原來自己真正需要的其實並不多:最基本的身心健康、食物、水分、舒適的家,就足以讓我們好好生存。

塔拉提供的「和你的東西說再見」,我也很認同。無論是對遺失物品後的不捨,或是準備丟掉的東西前,我認為是一種必要的儀式,不僅告別物品,也告別了我們內心的遺憾和罪惡感。

而我自己從近藤麻理惠那學習到添加道謝這步驟,謝謝這樣物品來到我生命中讓我了解原來我並不需要它,謝謝這樣物品來到我生命中陪伴我走過這些風雨歲月。

最後分享Anna Lappe 安娜•拉佩這句話:

Every time you spend money, you are casting a vote for the kind and the world you want. 每次花你的錢,都是在為你想要的世界投票。

我們現在,是過去每個選擇和作為創造出來的。換言之,我們現在,也正在形塑自己的未來。而未來,你想要怎麼樣的一個世界?

我們花的每一分錢,無論是吃穿用度,都在形塑自我人格的任何面向,也創造自己的世界。

林涵蓁

喜歡閱讀、自我探索、心理學、電腦繪圖。不會任何外語,英文數字只會唸到6,卻喜歡國外自由行,喜歡一切美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