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

|好說商學苑|撰寫你的個人品牌企劃書|談談自我定位!

我是一個陷入思考,就無法一覺到天亮的人。還記得上次的深度思考期(天未亮就會在思考中醒來的意思),是走在腳本的自我探索中。原以為走過腳本的自我探索,我對自己的了解已經夠多、夠深入了,只是沒想到跨入新領域,在個人IP這條創作路上,我需要「從心」尋找自己的新定位。

走錯路的內向者?!

大學畢業回到台灣,不知工作從何找起的我,因為朋友的一個建議:「懂外文,不是當補習班老師,就是當國外業務」。心想:既然沒有想當老師,只能往國外業務發展囉!就這樣,我當了10多年的國外業務。但其中我最不適應的事,莫過於—應酬和陪笑(用兩個好像不太適合,但這就是業務們的辛酸吧),當上主管後,更深刻的體會到,原來酒量和任何話題都可以聊的能力,是為了工作訓練出來的,而不是我真的樂在其中。

還記得第一次聽到TED上「內向者的力量」這個演講時,我很驚訝!因為跟自己的狀況〈很像〉,只是,我從未想過自己是個內向的人!!在〈安靜,就是力量:內向者如何發揮積極的力量!〉書中的內向者自我測驗,接近滿分的我,對於自己長久以來存在的不舒服感也更能理解和釋懷了,原來我只是個內向者

我壓根就不是一個喜歡勉強自己的人,怎麼會誤入歧途呢?自幼看著父母親經商的背影長大,總覺得自己也應該跟上父母親的腳步,原因就是這樣單純。我想,只是想證明自己可以!像我一樣,被如此單純的理由綁住職涯選擇的人,應該不是少數吧。

定位、再定位

還記得在研究所時,幾個同學會開玩笑的說:「輔諮系是會讓人原形畢露的地方…」,因為在輔諮系若自己沒能準備好面對真實的自己,整個學習過程會讓自己挫折重重,甚至傷痕累累。諮商界流行著這樣一段話(其實是濃縮自教科書上短短的兩行提醒)

「心理師自己能走多深,才能帶個案走多深」,即:「自已沒辦法給出,自己身上所沒有的東西」。

我想在探索個人IP的這條路上,也存在著相同的奧妙。Amber一再在課堂中詢問和提醒大家:

你是誰?

你的優勢?

你要跟「誰」對話?

你的定位是什麼?

你的市場切入點?

你的個人標籤?

你的形象?

你要盤點自己的SWOT!

你要了解你自己的演化路程!

你要對自己誠實!

你要找個舒服的方式表現自己!

尚未消化完Monica個人品牌形象課堂上的內容,Amber又再拋出一連串需要思考的問題,我當然知道所有的問題的答案都是環環相扣的。但是,當你卡關時,想不出來就是想不出來啊!就像處在論文苦海時,即使知道每天都需要有字數產出,但寫不出來時就真的寫不出來啊!那樣的過程,真的會讓人,嚴重懷疑人生啊!

|好說商學苑|撰寫你的個人品牌企劃書|談談自我定位!

https://www.facebook.com/womaninthestriped/photos/a.510938029090433/615220898662145/?type=3

歷經論文難產時的自我懷疑、腳本探索時的深刻覺察,其實,我比任何人還要了解自己,只是我從未想過將自己視為「品牌」,並走上思索個人IP這件事。突然之間,我的順勢而為浮出腦海,原以為只是找個平台,發文、寫文章,沒想到,寫著寫著,就在決定成為行動心理師後、思索著要成為什麼樣的行動心理師時,《好說商學苑》開張了,一系列的課程,一次又一次的推著我去思考:要如何定位自己。 既然如此,那就,順勢而為吧!!

雖然還不是很明確清晰,但我好像慢慢在串聯和消化這幾堂課下來的內容。Amber最後提醒的:書寫的文章內容要緊扣著「個人標籤」前進,我好像懂了!「個人標籤」就好比是論文中的研究問題,而整篇論文的內容就是要聚焦在回應研究問題;原來,不同領域不同用語,但換個自己熟悉的語言和思考角度,我就能朝著頓悟的方向前進囉(哈哈哈,可以稍微小開心一下下了)

與自媒體相關大小事對我而言,很新;但我也不算笨嘛,有慢慢跟上腳步囉!😊

後記:謝謝Alice課堂上的回饋和課後的討論,很具體也很幫助,謝謝你。

Iming

40+ 以跨領域的身份成為諮商心理師,在尋找適合自己理論學派的旅途上,受到TA溝通分析創始人E. Berne以風趣、簡潔易懂的方式命名心理遊戲所影響,從而聚焦於TA溝通分析理論的學習與心理遊戲的探討。 與你分享生活中的《心》發現:心情抒寫 & 心理遊戲,期待透過文字產生陪伴與鬆動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