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就是心裡有想做的事,再因應大環境而找到執行方向|食藝食飲創辦人鄭惠如
2014年鄭惠如與先生楊博宇及家人一同成立「食藝餐飲公司」,曾於2016年成為亞太區第一家取得「國際B Corp-B型企業認證」的連鎖餐飲業,以餐飲業為基底,優先優先雇用弱勢族群,提供就業環境翻轉弱勢處境,並開發無紙化系統,實踐環保理念追求永續經營。2021年更獲選為中華民國第59屆十大傑出青年(兒童、性別及人權關懷類) 。
聘僱弱勢 給魚吃不如教釣魚
食藝餐飲優先聘用弱勢家庭、失婚婦女和更生人等成為員工,並代為轉介社會資源及其他工作機會,創造出能協助緩解社會問題並兼顧獲利的商業模式。不像一般新創事業選擇創立所在地開業,食藝一開始的選點策略是搭配大賣場美食街通路,藉由賣場通路帶來的人潮,以中低價位與溯源食材吸引消費者;鄭惠如表示,由於一開始想做的就不是「開餐廳」,而是培育人有工作的能力,讓弱勢族群能從無到有開創自己的生命,因此隨著疫情衝擊,服務的觸腳又重新拉回社區。
鄭惠如執行的商業模式與公益、回饋社會息息相關,然而在它們的餐廳中卻從來沒有標榜這些字眼,她直率地說「不希望顧客是出於憐憫才消費」,也不希望外界對在餐廳服務的同仁貼標籤。對她來說,社會企業不是建立在他人憐憫之上,而是從公司治理、環境社區友善來經營,企業在發展同時也能對社會、地球有益,形成正向循環。
全球企業高峰會受邀赴美 面見歐巴馬總統
在食藝餐飲的企業治理中,除了給予釣竿教導釣魚,創辦團隊將30%的淨利作為公益,建立「幸福基金」的制度,讓有急用的員工可以在不扣本薪的情況下向公司借錢,早期「待用餐」概念還不普及時,食藝就已經開始供應餐點,給附近社區相熟的身障人士與社會弱勢。
2016年鄭惠如受邀代表台灣參加美國國務院舉辦的全球企業高峰會,由時任美國總統歐巴馬給予青年創業家勉勵,雖然獲得政府與國際間的肯定,她卻覺得自己做不夠,在獲得新創事業獎後加入中華民國全國中小企業總會,於聯誼會中跟台灣的中小企業老闆推廣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從企業開始將永續觀念落實在生活。
創業本身就存在許多難題,鄭惠如將員工當成家人看待,不管什麼難關都希望能夠一起解決,她透露和員工彼此之間都是叫名字,彼此透過合作分享生命經驗,許多長輩儘管沒當過老闆,人生經驗也比她豐富許多,適時提出建議能讓她少走很多創業冤枉路。
勇敢逐夢 成為孩子最佳典範
年紀輕輕成為企業家,她在商談合作或是向銀行往來時,有時難免被「小看」,剛開始會有些不服氣,但換個立場多少能了解對方的疑慮,一如她總是謙遜的個性,「只能把不足的地方補足」。隨著組織愈來愈大,急性子的她逐漸體會「管理」的哲學,以往總是早一步把所有事完成,慢慢學著放手將舞台讓給他人,給予別人成長的機會與空間,反而培養出得力的左右手,不禁感性表示「組織發展光靠一個人是遠遠不夠的」。
除了是CEO,鄭惠如也是5歲與2歲孩子的媽媽,如何在事業與家庭之間取得平衡?她認為女生不能因為生育或想帶小孩而不去實現自己的夢想,應該努力成為小孩的典範,「身教大於言教,讓小孩對世界有更多的認識」。
創業心法
創業要有樂於接觸大眾的性格,喜歡和別人打交道。
創業就是心裡有想做的事,再因應大環境而找到執行方向。
充滿名人與創作者專訪的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