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

你的孩子,應該是什麼樣子?!

孩子該有的樣子是什麼?

稍早在臉書上讀到一則轉發的貼文「我花了12年的時間,終於親手毀了自己的孩子」,令人震撼的標題,但在細讀內容後我完全可以理解,何以是如此聳動的標題。

於轉發該篇文章時,我寫著「督導提醒我:孩子幾歲就該有幾歲的樣子!陪伴過程中我學習到的是:過與不及,都非常態!」。該貼文中引用的一首詩,更是讓我心有戚戚焉:

海桑 〈一個小小孩〉

一個小小孩,如果他乾乾淨淨

衣帽整齊,如果他規規矩矩

這可並非一件多好的事

如果他一開口

便是叔叔好 阿姨好 再見 你好

如果他四歲就能讓梨

這又有什麼意義

一個小小孩,應該是滿地亂滾

滿街瘋跑,臉和小手都髒兮兮的

還應該有點壞,有點不聽話

他應該長時間玩著毫無目的的遊戲

他是一隻自私、可愛又殘酷的小動物

他來到世上,是為了教育我們

讓我們得以再一次生長

而不是朽壞下去

我不確定該篇文章的真實性有幾分,但就自己陪伴國中小學童的經驗,我想分享以下的發現:

需要孩子們(不管幾歲)聽話,滿足的是大人們的需求;

因為不聽話等於不符合期待,大人便需承受旁人眼光;

若孩子符合一般社會標準,大人則不需面對旁人質疑;

在大人不願或無法承受外在眼光時,孩子成了犧牲品;

過程中會出現,大人以權力威勢要求孩子應如何表現;

多次挑戰大人無效後,孩子可能聽話了,但卻不服氣;

受挫的孩子們,失去挑戰的動力,同時也失去了自己。

如果可以表現好,誰不願意呢?!

孩子需要在嘗試挑戰時,有大人的包容與理解,

大人需要在焦躁時,有外在系統的支持與同理,

沒有任何一個人,需要獨自概括承受所有壓力。

我相信,每位大人教養孩子的出發點,都是希望孩子可以成為比自己更好的大人;

我也相信,每個孩子心中最渴望獲得認同支持的,就是自己的父母親和重要他人;

PAC自我狀態

TA溝通分析中自我狀態(可參考三個我)奠基於三個絕無例外的事實上:

每個得以長大的人,都曾有父母或重要他人的照顧 (父母自我狀態–P);

每個腦部功能功能無缺陷的人,都足以應付現實的考驗 (成人自我狀態–A);

每個長大的人都曾經是小孩 (兒童自我狀態–C)。

既然,現在身為大人的我們,都曾經是小孩,表示我們都曾經如同眼前的孩子般。或許,你會反駁說:「我小時候才沒那樣調皮搗蛋、我小時候才不會那樣白目…」,但我想問一個問題,請此刻閱讀這篇文章的你,稍微思考一下:「何以你無法承受眼前孩子(或他人)的行為?」單純是因為:「不可以」或「不應該」嗎?

我當然認同教養中的「教」是重要的,但需要留意的是「教」的過程中,有多少是世代傳承的標準?有多少是你自己身為大人可以接受的標準?而在你可接受的標準中,又有多少標準其實是不太一致的(因為情緒而影響標準)?

親子關係間也有心理遊戲中,提到孩子在與大人的一來一往互動中,學習如何進行心理遊戲。當身為大人的我們無法承接自己或孩子的無助感,反而需孩子承受大人衍生的情緒時,你覺得,這對眼前的孩子而言是否公平呢?

當面對孩子,煩躁、生氣的情緒浮現時,請務必問問自己:「我現在是在管教孩子?還是在發洩孩子不服管教帶來的挫折感?亦或是孩子只是無端掃到颱風尾呢?」身為大人的我們,若能多一點自我覺察,孩子也相對多一次學習與情緒相處的機會。

我是Iming心理師,陪你鬆動親子間的緊張關係。

Iming

40+ 以跨領域的身份成為諮商心理師,在尋找適合自己理論學派的旅途上,受到TA溝通分析創始人E. Berne以風趣、簡潔易懂的方式命名心理遊戲所影響,從而聚焦於TA溝通分析理論的學習與心理遊戲的探討。 與你分享生活中的《心》發現:心情抒寫 & 心理遊戲,期待透過文字產生陪伴與鬆動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