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

我是為你 vs 我想為你:談需求釐清

也許是年末轉職潮(?),最近來問職涯發展、想換工作的客人不少,有感而發想寫寫這篇。

#

「我這麼做都是為了你好」和「我這麼做是因為我想對你好」,如果你是接收的那方,你比較喜歡聽到哪一句?

這兩句話看起來很像,但背後動機是不同的。

前者的意思是「我之所以犧牲奉獻,是因為你有需求,而我必須滿足你的需求」;後者的意思是「我如果犧牲奉獻,那也是因為我心甘情願想為你這麼做,跟你有沒有要求我一點關係都沒有」。

前者對接收方來說,要償還的壓力很大(而且還可能被強迫接收);但後者的給予,接收方有可以說不或拒絕的空間。

這篇我想談談「需求」的議題分離,讓我們從關係開始吧。

如果你愛一個人,不管是家人、親友、情人還是一般人,而願意為了對方付出,首先你得釐清一件事:#付出完完全全是你自己的意願跟需求且與對方無關;所以不要把期待放在對方身上,否則有很大的機率你會很失望。

因為對方沒有責任義務基於接收你的付出,而滿足你的期待。

付出歸付出(我想給你)、請求歸請求(你要給我),我們得把這兩件事分開看。

(補充:然而你可以向對方提出「我需要與你有平衡的施與受來往」的需求,這對維繫對等關係來說是相當重要的;但對親子、師生等上下關係則不適用,因為父母、師長的付出一定會比孩子和學生多)

#

舉例來說,家長花大錢讓小孩上才藝班和補習班,並期待小孩表現出色的才藝跟學習成績,這就是失望的開始,因為小孩要怎麼表現,那是他自己對自己的責任,不是對家長的。

如果家長對自己小時候欠栽培感到遺憾,那麼,需求是「家長自己希望可以接受栽培」,花錢讓自己去上才藝班、補習班,考一個讓自己驕傲的學位來,這是他能夠滿足自己需求的方式。

如果家長是憂心小孩的成績影響他的未來、覺得需要對孩子的學業有所要求,那家長應該直接把這個擔心跟要求向孩子提出,並討論要求的方式跟標準。

例如「約定好全科考70分以上,放學回家才能打電動」,這會比「花那麼多錢給你補習上家教,成績還是那麼爛,真浪費錢、討債鬼」來得更精準、有效,且較不傷親子關係。

如果家長單純是因為想花錢讓小孩體驗各種才藝生活而願意花錢,那就花錢之後當肉包子打狗、閉眼別看吧,小孩學鋼琴之後要不要在家練琴,那是他家的事,興趣跟愛好是勉強不來的。

(除非家長打算把孩子培養成21世紀的蕭邦還李斯特,那要另案討論,也許可以轉去福原愛或郎朗那邊請教他們的經驗)

#

同樣的,如果我們認真看待「你爸/媽跟我掉到海裡,你要救誰?」這個老掉牙問題,其實也要做需求釐清。(先別笑,如果你有幸進入三角關係中,這會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

固然我們知道這個問題背後真正想問的是「你比較愛你爸/媽還是愛我」,但是醒醒吧,現實世界中,愛的分配不是一顆球,給了A就不能給B,愛也不是一袋米,分完就沒有了。

就像吃飯跟吃甜點是兩個胃在處理一樣,對父母的恩情之愛,跟對情人的愛情之愛,也是不衝突而可以並存等量,甚至無法比較的 —— 我們無法用「由於某個人不愛A,所以可以推論他愛B」這樣的邏輯來證明愛。

所以一個需求釐清的問題,可能會是

1.實際需求導向:我不會游泳,所以掉到海裡時,我希望/需要你來救我。

2.感受需求導向:你選擇先救爸媽,是因為你有你的考量,並不代表你不願意或不選擇救我/不重視/不愛我,這是兩回事。但我需要能夠感受到你對我的愛,你覺得你可以怎麼做、怎麼說,以讓我清楚感受到你愛我嗎?

如果可以清楚向對方表達需求,就不用這麼彆扭麻煩地用「掉海救題」去向對方「乞討」了。(當然如果雙方覺得這個掉海問答是一種相處情趣的話就另當別論了)

#

在轉職議題上,我最常碰到的客人問題是「現在的工作我不滿意,我想換下個工作,看看是否會改善?」

的確,工作的選擇中有推力和拉力,現在的工作老闆機車、同事很雷是推力,新的工作機會待遇不錯、福利很優是拉力,問題是,什麼才是推動你做這個選擇的「真正的動機」?

如果抱著「現在這個不好,下一個會更好」的「轉移期待目標」心態,除非你運氣非常非常好,否則你通常都會失望。

為什麼?

因為現況之所以不好,一定有不好的問題點存在。還沒有釐清楚問題,就跳轉到下一個新情境,就算新情境有令人期待的好東西,這個「宿疾」問題仍沒消失,可能同樣會被帶過去。

#

舉例來說,某甲想要離開現在的工作A、考慮接下新工作B。

我會把「離開工作A」跟「接下工作B」分成兩案處理。

我會先問他,想離開工作A的原因是什麼?假設某甲說是因為跟主管、同事老是意見不合、吵架,合作共事的時候總是沒有默契、事倍功半,那我們就知道,某甲真正的需求是「職場環境與人際關係」。

我可能先與某甲探討「現況不合的核心原因是什麼?」,是溝通問題嗎?價值觀差異嘛?做事習慣不同嗎?

如果是的話,可能的解決方案也許是跟某甲討論如何調整溝通方式、在價值差異方面異中求同、看看彼此之間做事習慣可以怎麼磨合?

然後,我會再請某甲進一步釐清「你想要的職場環境跟團隊運作模式是什麼?」

也許探索的過程中,會發現某甲真正喜歡、擅長、自在的工作模式是「一人團隊」,那他可以考慮自己創業,或是找一個需要員工獨立作業的產業領域、公司行號。

#

接著,我們再來看某甲想接下新工作B的原因是什麼?

假設某甲告訴我,是因為新工作B的薪水待遇比現有工作還穩定、優厚,對現階段要支付長輩長照費用的他來說很重要。

那我們就知道,某甲真正的需求是「財務支出」,因此某甲固然可以以薪水穩定的公司為優先選項,但他也可以選擇透過理財、財務規劃、社福資源來平衡長照支出,讓自己有選擇自行創業的空間跟餘裕在。

(再討論深一點,我可能還會問某甲關於手足資源的問題:「啊為什麼父母的長照支出都是你在付?你的兄弟姐妹卻不用承擔?」,然後進入原生家庭關係影響的探索⋯⋯)

現有工作A帶出的議題是「職場人際」,潛在工作機會B帶出的議題是「財務支出」。

這兩件事如果混為一談,某甲是否有很高的機會在轉職後,開始怨恨工作B「為什麼還是一堆慣老闆、豬隊友?」

當A、B選項兩案併陳,我可能會加問某甲「如果工作B可以滿足你對收入的需求,但可能和A工作一樣,需要你付出自在舒適的人際相處作為代價,你願意嗎?」

#

我總是在問客人(也常常問自己),你真正想要/需要的是什麼?(很多時候,想要跟需要又必須要拆開討論,因為它們常常衝突)

面對抉擇,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會比知道自己不想要什麼更加精準。然而,要能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先從「我不想要什麼」開始跌跌撞撞地體驗、探索起,往往是必經過程,

特別是,如果你從小就被以「你應該/你必須怎樣怎樣」的思維方式教養長大,那你可能對「想要」這個念頭(或感受)很陌生,需要經過多次的練習跟感受來建立你的「想要」認知。

工商一下,在牌卡探索服務中,我們就是透過價值牌卡的選擇,來快速地模擬這個過程,給你一點「則我所需、擇我所愛」的手感練習。

波瑟芬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