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成長

你沒辦法給出你所沒有的東西

這陣子,有太多的問題和疑惑需要思考。但我所謂的疑惑和問題,指的不是工作上該如何做決定、或是生活上碰到什麼大問題需要解決。我腦海中待解的疑惑與問題,是我在個人成長旅途上需要好好探索及解惑的。那晚,和研究所的同學聊到「你沒辦法給出你所沒有的東西」這件事,或許你會納悶,這樣的話題有什麼好聊的啊?我想要說的是,身為專業助人者,這是一個需要深入討論及時時自省的主題;不然,我們很可能會在服務過程中傷害個案而不自知。我們聊了關於親子關係、人際關係以及自我安撫。

明明是關心,說出口的卻是責備。

這樣的親子互動,我想很多人應該也不陌生。

孩子:我肚子不舒服,吃不下飯。

父母:你看你,就叫你平常不要亂吃東西吧。

————————

孩子:剛不小心,騎車跌倒了。

父母:都幾歲了,騎車還會跌倒?

————————

父母:最近天氣變化,很常腰酸背痛。

孩子:你是有沒有在照顧自己啦。

————————

這樣的親子互動方式,是會“遺傳”的。生活情境中的互動方式會由父母透過身教和言教讓孩子學習,之後一代一代傳承交接下去。除非,世代中某個人了解且意識到,這樣的溝通方式傷害性太大,決定調整並打破“家族遺傳”,才能終止惡性循環。上述所有的互動情境,都有心理遊戲的〈餌〉隱藏其中,也就是說,這樣語帶指責的口氣,其實是在邀請對方進入心理遊戲。

只是好意,對方卻過度解讀。

甲:時間快來不及了,我們一起做吧。

乙:不會吧?你怎麼突然那麼好心?

————————

甲:我覺得這件事可以…這樣做。

乙:拜託,你以為你比較厲害嗎?

————————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算是我們蠻常聽到的一句安慰話語,的確這樣的狀況還蠻常發生的。所謂的「說者無意」,我有兩個可能的解釋:(1)真的只是想到什麼說什麼,沒有想太多;這種的狀況下,卻容易因忽略情境中的其他因素,說了不恰當的話而不自知。(2)可能說者在潛意識裡,部分的自我優越感,礙於真實生活中的限制或不允許,所以透過說溜嘴或談話中帶有外之音的表達方式。至於「聽者有意」,我有一個解釋及一個解套方法:(1)若無法只是就字面上的意思進行回應,表示對方的那一番話觸動到你內心裡某個不想被觸碰的點,所以引起你的自我防備–戰(反擊)/僵(愣住)/逃(轉移話題);(2)如果這個人的這一番話,聽在旁人耳中並沒有其他的外之音,那麼需要反思的就是自己的內在狀況;這是我建議的解套方法:透過觀察旁人的反應、進一步了解自己。我個人覺得,不管是哪種狀況下的「說者無意,聽者有心」,都有屬於各自的心理遊戲邀約,但要不要上鉤,選擇權和決定權則在你自己身上。

不相信對方的話,卻拿對方的話苛責自己。

很多時候,我們會習慣要求自己;更多時候,我們會忘了照顧自己。當對方有意或無意地數落我們的不是時,我們可能會強力反駁、為自己解釋,也或許會不發一語默默的承受。不管是哪一種應對方式,我覺得有一個需要留意的重點:他人的評價不要往心裡去;我當然也很清楚,這不是一件能輕易做到的事。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思考過一個問題:何以要求、責備自己,遠比體會自己的辛苦來的容易呢?!我想這是因為,我們太習慣向外尋、總是想透過旁人的肯定來證實自己的價值;用TA溝通分析的話來解釋,我會說:每個人都想獲得渴望的安撫,但忘了自我安撫也是選項之一

你真的沒辦法,給出你所沒有的東西

何以,父母無法單純只是表達關心?需要透過諷刺或指責的方式說話呢?因為他們自幼也是在這樣的互動關係中長大的。

何以,人際間的溝通要小心謹慎呢?亦需留意是否會傷人於無形呢?我想我們每個人都曾在關係中受到傷害,所以自然會有一套自我保護的方法。

何以,自我安撫遠比自我批評困難?或許是因為「嚴以律己、寬以待人」這句一般大眾認同的待人處世之道吧。但時至今日,我想更為貼切的說法,可以調整為「嚴以顧己、寬以待人」,只有自己身心安頓照顧好了,才能有柔軟的心對待他人。

延伸閱讀:親子間的心理遊戲

我是Iming心理師,在個人成長的旅途上,與你分享我的心發現。

Iming

40+ 以跨領域的身份成為諮商心理師,在尋找適合自己理論學派的旅途上,受到TA溝通分析創始人E. Berne以風趣、簡潔易懂的方式命名心理遊戲所影響,從而聚焦於TA溝通分析理論的學習與心理遊戲的探討。 與你分享生活中的《心》發現:心情抒寫 & 心理遊戲,期待透過文字產生陪伴與鬆動的力量。